第十八章

(六道书院版)

正文:

        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
 

注释

大道废,

        大道:是国家治理的最高理想,多指三皇五帝时期纯朴无为的社会状态;“大”和“道”均是道的名字,老子在第25章“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为大”,将名和字组合称呼“大道”,起到突出和强化的作用;大道废:是指纯朴无为的社会制度已经瓦解崩塌。

有仁义;

        仁:本义指对人友善、亲爱;义:正义,是道德的根本、社会伦理的基石;仁义是大道废弃后的必然产物,是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,也是补救大道废驰后的治理良药。

智慧出,

        智:聪明、智巧;慧:狡黠、诡诈;智慧出:指以智治国导致智巧之术横行,第65章曰“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”,表明以智巧治国的危害。

有大伪;

        有大伪:当智巧诡诈大行其道时,世风日下忠伪难辩,而大伪似真、大奸似忠,社会混乱于是君子归隐、大伪盛行。

六亲不和,

        六亲:有多种说法,泛指父子、兄弟等六种亲属关系。

有孝慈;

        孝: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;慈:此处指对父母孝敬奉养;有版本此二字为“孝子”;孝敬父母本是天经地义的事,只有在社会失序、六亲不和、伦理道德缺失时,孝敬才显得难能可贵而被突显出来。

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
        国家昏乱,有忠臣:君使臣以礼,臣事君以忠,忠信本是为臣的本分,国家昏乱、忠信茫然无存,忠臣才显得弥足珍贵。本章与前一章国家治理的几种状态相对应,“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”,正是国家昏乱的根源。

阅读本章其他版本

阅读本章其他版本